网络技术学习
Last updated on 4 months ago
网络类型
网络在范围上可以分为
- 广域网
- 城域网
- 局域网
网络地址
网络地址可以分为a、b、c三类,和d、e两种特殊类,他们的范围如下:
分类 | 范围 |
---|---|
A | 0-127,其中只有1-126可用 |
B | 127-191 |
C | 192-223 |
D | 224-239(组播地址) |
E | 240-255(军事、科研地址) |
ip地址形本质是32位的二进制数,通常用三点分十进制表示如192.168。1.1
网段
ip地址可以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,网络位相同意味着处于同一网段,主机位用于辨别主机。
网络位可以用子网掩码进行标识,标准的掩码可以分A,B,C三类(255.0.0.0,255.255.0.0,255.255.255.0),也就是网络位数分别位8,16,32。
对于主机位取值也有要求,主机位全0表示网络地址,(比如192.168.27.0/24),全1表示广播地址(192.168.27.255/24)
子网划分
如果用标准网段,会造成主机位的浪费,就算是C类地址也可以有254个主机可用。这就需要子网划分。
这时,网络位可以向主机位借位,进行子网划分可以划分出多个子网
划分个数 = 2^n,n=借位数
每个子网可用地址 = 原可用/n - 2(去掉2个特殊地址)
比如:192.168.10.0/25,分为两个子网,每个子网范围为:192.168.10.1-192.168.10.127, 192.168.10.129-192.168.10.254
VLSM
在子网的基础上,再次借位
数据包发送方式
单播
一对一
组播
一对多(按需)
广播
一对多
DHCP-IP分配
作用:
全称:动态主机配置协议,可以为主机自动分配IP地址,除了IP地址,它还分配以下:
IP地址:用于标识网络设备/接口
子网掩码:标识网络位
默认网关:本质是一个IP地址,用于跨网段通信的中介
网络通信会经过网关进行转发。
DNS:域名解析
原理:
报文:
- Discover发现报文
- offer回应报文
- Request请求报文
- ACK确认报文
- Reset地址释放
- Decline地址冲突
- NAK客户端拒绝
- inform其他信息(网关地址、dns等)
思科配置:
思科三模式:
- Router>用户模式
- Router权模式,输入enable即可进入特权模式
- Router(config)#全局模式/配置模式,输入configure terminal即可进入全局模式
配置代码:
1
2
3
4
5
6
7
8Router(config)#ip dhcp pool pc1 -- 创建地址池,名为pc1
Router(dhcp-config)#network 192.168.10.0 255.255.255.0 -- 指定DHCP分配的网络范围
Router(dhcp-config)#default-router 192.168.10.254 -- 设置默认网关
Router(dhcp-config)#dns-server 1.1.1.1 -- 配置 DNS 服务器地址
Router(dhcp-config)#exit -- 退出 DHCP 地址池配置模式
Router(config)#interface fastEthernet 0/0 -- 进入 FastEthernet 0/0 接口配置模式
Router(config-if)#no shutdown -- 激活接口
Router(config-if)#ip address 192.168.10.254 255.255.255.0 -- 配置接口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
NAT
作用:私有地址转公有地址-
私有地址:
- A:10.0.0.-10255.255.255.255
- B:172.16.0.0-172.31.255.255
- C:192.168.0.0-192.168.255.255
NAT分类:
- 静态NAT:一对一映射,常用于服务器,实现双向通信
- 动态NAT:多对多映射
- easy IP:多对一,最常用
- NATserver:一对一映射,与静态类似,但可以实现端口映射
- NAPT:多对一,有多个公网IP,内部多态设备可以共用一个公网IP
四大步骤:
- 定义内外网接口
- 匹配感兴趣流量
- NAT转换集
- 默认路由
easy IP思科配置:
- 定义内外网接口
1
2
3
4int f0/0
ip nat inside /* f0/0接口定义为内网接口 */
int f0/1
ip nat outside /* f0/0接口定义为外网接口 */ - 感兴趣流量(谁需要转换)
1
access-list 1 permit 192.168.10.0 0.0.0.255 /* 定义列表,1为ACL编号,permit同意列表,网段 + 反掩码,正掩码表示网络位,反掩码用于匹配主机位 */
- 转换集
1
ip nat inse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f0/1 overload /* 列表1作为内网源地址,f0/1作为外网接口, overlaod端口复用,利用端口号实现多对一映射 */
- 默认路由
1
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200.100.1.254 /* 全0代表所有IP地址中目的地未知的默认转发给200.100.1.254 */
- 定义内外网接口
VLAN虚拟局域网
在交换机中,默认存在一个vlan1,所有端口默认存在vlan1中
VLAN思科配置:
创建VLAN:
1
2vlan 10 /* 创建VLAN */
name JS /* 命名VLAN */查看VLAN:
1
show vlan
接口模式:
access-接入模式
用于接入终端设备,只允许一个VLAN的数据通过
trunk-主干模式
用于连接上行设备,允许多个/所有VLAN数据通过
设置模式:
1
2
3switchport mode access /* 设备接口模式位access */
switchport mode trunk /* 二层交换机设置模式 */
sw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/* 三层交换机设置模式,封装trunk */划分vlan:
1
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/* 将接口划分进VLAN10 */
单臂路由-实现VLAN间通信
在路由器的一个接口上通过配置子接口的方式,实现原来相互隔离的不同VLAN之间的互联互通
单臂路由思科配置:
进入子接口
1
int f0/0.10
封装指定
1
2encapsulation dot1Q 10 /* 将子接口与vlan10绑定 */
ip ad 192.168.1.1 24配置路由,可以是静态、动态路由,nat等,以默认路由为例
1
ip route 0.0.0.0 0.0.0.0 z.z.z.z /* zzzz是下一跳地址 */
设备介绍
路由器
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,在网络中起网关作用,接口较少。
在家用路由器中有wan口和lan口,wan口用于连接运营商ISP,lan口用于连接本地设备
交换机
Switch,用于连接局域网的设备,接口多,可以用于扩展接口
信息的传递过程:
学习MAC地址表:
当设备发送消息后,交换机会将该设备的MAC地址与其连接的端口绑定,加入MAC表
泛洪:
当目标地址不在MAC表中,会进行泛洪(除了发送者,其他都转发),若成功找到,则将接受者的MAC地址与对应接口加入MAC地址表中
交换机类型:
二层交换机ASW(接入层交换机):
主要用于接入终端设备,一般不做配置
三层交换机:
三层交换机具有一定的路由功能
汇聚层交换机DSW:
用于汇聚所有接入层的数据,一般不做配置
核心层交换机HX:
进行部分数据处理
动态路由分类
- IGP:
-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:
- RIP
- EIGRP
-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
- OSPF
- IS-IS
-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:
- EGP:
-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
- BGP
-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
OSPF
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,属于链路状态协议
特点:
- 对设别性能有要求
- 知道全网拓扑
- 适用于大型网络
- 自动适应拓扑的变更
参数:
- LSA:链路状态通告
- 接口信息
- 连接了哪些设备
- 接口带宽:
- 开销:10^8 / 接口带框
- LSDB:链路状态数据库,对链路状态通告进行整合
- SPF:计算出最短路径
- LSA:链路状态通告
重点:
- 三张表:
- 邻居表:存放邻居信息
- 拓扑表:记录整个网络的拓扑
- 路由表:存放最优路由
- 五个报文:
- Hello
- DBD
- LSR
- LSU
- LSack
- 七个状态:
- down:未开启
- init:一方接受Hello报文
- 2-way:双方都接受到Hello报文
- exstart:单方面发送信息摘要
- exchange:双方交换摘要,开始请求详细信息
- loading:、
- FULL:
- 三张表:
思科配置:
router ospf 1 /* 1为进程id,建议所有设备统一 */ /* 宣告方式 */ network 192.168.14.0 0.0.0.255 area 0 /* 网段、反掩码、域(0为主干区域) */ /* 接口方式 */ int f0/0 ip ospf 1 area 0